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烟台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心理学家:喜欢在朋友圈做这3件事的人,其实心最穷

2019/10/8 18:25:38发布156次查看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朋友圈成为越来越多人展示自己的平台,它是我们社交圈子的延伸,不仅丰富了个人生活,也可以让我们分享和获得一些生活趣事。然而,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在朋友圈的行为往往体现了他的性格,具体来说,喜欢在朋友圈做这3件事的人,其实心最穷。
经常发一些空洞的心灵鸡汤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中发一些有感而发的心灵鸡汤或是情感语录,但任何行为过于频繁往往会得到相反的效果,情感启示会变成毒鸡汤,惆怅的句子看多了,人也会变得忧伤,变得顾影自怜。
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transfinite effect)告诉了我们,当一个事物反复刺激我们,我们便会产生厌恶和反感情绪。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写道,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的勾当。生活本是不易,没有谁的生活会一帆风顺,但这也是生活的本质,在黑暗中寻找自我人生的愿景和希望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空洞的心灵鸡汤与语言上的激励和笼统概述并不能让我们获得持续性的动力,只会让我们感到暂时的亢奋,改变自我从来都不是鸡汤就可以实现的,只有当我们对现在的境遇有深刻认识以及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内心的动力才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才可能获得持续性的动力。
正所谓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生活中的许多事繁琐而复杂,并非几句对生活的感悟和释怀就可以解决的,与其沉迷于治标不治本的心灵鸡汤,不如真正的静下心去充实自己,当自己有了底气,面对问题的心态才能从根本进行改变。
炫耀自己的优势
每个人都存在“稀缺心理”,即一个人的内心越缺少什么,他就越想对外界表现出什么。经常炫耀自己优势的人往往在人格中多了一些自卑心理。作家亦舒曾说:真正的淑女从不炫耀他所所拥有的一切,因为他没有自卑感。在心理学中,人的自卑往往是自我安全感的缺失,他们借助外界的物质和周围人的关注获取自信。总是炫耀自己的人就是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关注,他们往往有着过强的自尊心,即虚荣心。
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虚荣心,合理的虚荣心让我们规范自己的言行,注意我们的形象,希望以自我魅力获得社会的认可,但过分虚荣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以及对自我个体认知的缺陷,甚至带有很强的嫉妒心理,而虚荣是一种带有偏执的心理,这就导致了自我精神方面的缺失,偏离了健康的人生方向,舍本逐末。
人生的成功并不是靠炫耀得来的,过度的虚荣更不会促进我们的成功,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每天活在享受别人赞美的虚幻世界中只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乏味和空虚。
抱怨生活的不公
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许多人对生活已经失去了信心,他们厌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在他们眼中,生活对自己不公平,处处与自己作对,这种主观意识上的认识往往是带有片面性的。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事事顺心,但当将负面情绪放大之后,我们就会更加强烈的感受到自己当下的苦涩。
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天才,但有所建树的人往往成为了“努力的天才”,与其无意义的怨天尤人,不如保持平常心态,真正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中。
另一方面,很多人在抱怨的时候,他们往往希望得到周围的人关心和体谅,他们希望找到情绪的发泄口,但因为心里能量往往带有很强的感染能力,负能量的表达往往会让周围人产生抵触情绪,周围的人会本能地远离他们,这就更加剧了他们内心的情绪积压,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 1919-1989)认为,我们无法控制会有什么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应对事情的情绪,情绪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当我们停止抱怨,积极的面对生活,能够客观的认清问题的本质,我们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80%。
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说,生活的苦都是我们应有的经历。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 the end -
参考资料:《心理学与生活》

烟台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