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的游客或许会发现,相对于青岛,烟台的商业服务业并不是很发达,烟台人平常并没有很多的文体娱乐活动,各种商店每天的歇夜时间也相对比较早。 从目前的竞争态势看,烟台北有大连,南有青岛。做得好可以左右逢源,做的不好就要受到前后夹击。因此烟台要主动对接青岛融入半岛,才能在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当中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位于半岛“龙头”上的烟台威海两地,不仅地理位置相近,而且坐拥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达的海洋产业,占据中日韩经贸合作的前沿,彼此几乎天生就是一对竞争者,两市近距离 同质化的竞争,可能是相互杀伤。近距离 一体化的竞合,才会形成互补。
2017年前三季度,烟台名义增量为283.92亿元,总量为5369.4亿元;济南名义增量为450.59亿元,总量达到5211.9亿元。两市前三季度的差距仅为157.5亿元,仅仅是几个项目的差额而已。而2016年三季度二者经济总量差距还为324.17亿元。 并且,前三季度烟台经济增速为6.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列全省15位。 对此,有媒体形象地比喻道:烟台更像是一只“年老的骆驼”,各项指标虽然总量很大,但是增速乏力。 分析人士称:烟台的问题是三产落后、主城区吸引力低下、人口增长缓慢,空地极高。
制约烟台发展最大的问题:交通。你能想象一个全国最早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竟然在14年才通高铁?对于一个港口城市最重要的两个东西:腹地和交通。
如果你看历史,青岛建成远远在烟台之后,古代只知道登州府,但因为胶济铁路的建成整个华北平原和山东半岛都可以作为青岛港的腹地,青岛的发展也正源于此。如果你是商人明明从青岛就可以运出去的东西你会再在火车上跑半天送到烟台吗,完全是白白增加成本。烟台的腹地只有鲁北和烟威这么狭小的一块而已,所以烟台港的吞吐量还不及营口港。而且烟台市区规模不大,对下辖广大县市缺乏吸引力。比如海阳一心融入青岛,龙口莱州也是恨不得自己升地级市得了,拼命扩建自己的港口与烟台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