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自打爆出财务造假丑闻之后,其实就一直在等待着末日宣判,昨天,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下了通牒——瑞幸咖啡必须除牌,也就是要强制退市的意思。公司成立两年,闪电上市,而上市一年又闪电被退市,瑞幸咖啡势必会被写入新时代的大败局
从市值来看,巅峰时期瑞幸有400亿人民币的市值,而停牌前仅剩下了80亿,股价最高的时候达到51美元一股,而现在只有4美元,估计复盘后依然会暴跌。最终退市后,投资者也将血本无归。而瑞幸咖啡的态度依然是甩锅,把责任全部都甩到了高管身上,ceo和coo均被停职,成为了替罪羊,董事长陆正耀却出来当好人,称自己难辞其咎,说正在反思公司跑的太快,引发了很多的问题。但显然这个事,明眼人都看的明白,绝不是几个高管就能决定的。所以对于瑞幸咖啡这种处理态度,大家十分的不满意。
瑞幸在资本市场遭遇滑铁卢之后,线下实体业务也开始全面收缩,2019年底,瑞幸有门店4500家,现在要反过来要快速关闭门店了,缩减成本,据说光北京地区就要撤销80家门店,相当于要关闭五分之一,但这个可能还不是最终数字,随着来自美国证监会的处罚,以及资本市场的问题暴露,瑞幸的损失可能要大的多。他后面还会面临来自美国投资者的集体诉讼,申请巨额赔偿,前几天就有消息说,瑞幸咖啡在开曼群岛和香港的资产已经被冻结,对此有记者去找公司核实,但是得到的答复却不是辟谣,而是不予置评。
瑞幸咖啡的游戏肯定是玩不下去了,未来必将收缩,甚至会倒下,因为他玩的就是资本游戏,而不创造单店利润,所以当火烧连环船之后,资本出逃,必然也就大势已去,那些之前投入的资本也只能认赔出局,这种财务造假的公司已经不再有未来。不可能再回去上市了,那么之前拿的那些投资,欠下的那些债务,都要尽快清算。所以关店可能都是轻的,最终应该会走向倒闭。即便要卷土重来,也至少要换个股东,换个实体。现在这个名声,实在是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去年的瑞幸咖啡,可谓是风生水起,甚至要比肩星巴克,确实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咖啡连锁品牌崛起的样子,而他的资本模式,也创造了全新的玩法,老齐当时有个比喻,相当于用股民的钱,补贴大家喝咖啡,然后在用流量,创造多元收入,维持资本市值。反正这套全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是没看懂,也一直抱着虚心的态度在学习,但结果却让人失望了,最后发现,补贴烧不来多少流量了,最后还是得去虚增收入,这就犯了资本市场的大忌。退市这都是在所难免,涉事人员甚至还要遭受刑事处罚。这个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首先,生意的本质一个是为他人提供便利,另一个就是顺带产生利润,现在资本时代,大家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所以才产生了这么多的大败局,在资本的掩饰下风生水起,一旦资金断流就是一败涂地。企业不赚钱是不道德的,之前听起来很刺耳,但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这就跟人是一个道理,你得自己赚钱,先想办法养活自己,再为别人服务,人家说你是道德高尚,你不能拿着父母的钱为其他人服务,慷他人之慨。
其次,我们真应该好好学学美国的资本市场,不是要搞注册制吗?这次美国就做出了榜样,你财务造假就必须退市,管你里面有多少投资者,多大的市值。对比一下,咱们自己却讲了一个笑话,前两天虚增收入300亿的康美药业,竟然被开出了60万元的重磅罚单,你还别吐槽,这已经是定格处罚了。有投资者说,这连罚酒三杯都算不上,即便按照新修订的证券法,财务造假的处罚金额也就从60万提高到了1000万,基本还是在你身上摸一下。那么我们就不明白了,这到底是在处罚造假呢?还是在鼓励造假呢?这就好比说,你可以随便拦路抢劫,抓到你就罚款5块。所以同样的事情,几乎同时出现在两国的股市上,不同的处罚结果,让我们感受到了差距,在没有做空机构,没有退市制度,也没有重罚的情况下,这注册制,推得动吗?要这么搞,上来的估计全都是大忽悠,很快股市就会变成柠檬市场。然后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所以这点我们真要学习美国,要对财务造假零容忍,损失再大也在所不惜。该退市就要退市,至于赔偿的事情,交给诉讼去解决。
老齐一直说,退市制度改革,关系着注册制的成败,就跟大学一样,你要严进可以宽出,但是你要宽进就必须严出,你要想支持创新创业,高新技术,降低资本市场的门槛,就必须守住规则的底线。一旦发现造假,就要痛下杀手。这时候咱应该多遵循一些国际经验,少来点中国特色,河上明明有桥,就不要下水摸石头。摸着摸着就变成了浑水摸鱼,中国人已经够聪明了,你就不要再给他发挥的空间了。否则以后会有更多人被坑被骗。